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由納稅人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填寫,由一個主表和若干個附表構成,列示了一個納稅年度內會計口徑的收入、成本、費用,稅會差異及納稅調整等明細,集中反映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過程和結果。該報表一方面是企業所得稅納稅遵從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稅務機關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是否真實、正確進行核查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納稅人在已經完成年度結賬、不太方便更改、調整賬簿的情況下,如果不想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其最“現實”的選擇就是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上做文章:少申報收入、多申報扣除;少納稅調增、多納稅調減……在檢查人員看來,申報表上簡單或復雜數字的背后,其實演繹著許許多多的故事,偶有審查不嚴,納稅人僥幸通過的幾多“歡樂”,但更多的是嚴格審查,納稅人補稅被罰的幾多“憂愁”(以下案例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均為2008版)。
1.案例一:模糊項目,精心隱藏
檢查人員在核對一家制造企業2012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看到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40行扣除類項目調整“其他”中,填列調減金額11362408.12元,這一內容的填寫無非是想說明,該單位在申報表正列舉扣除項目之外,有11362408.12元稅法允許扣除的支出,會計上未認定為成本或費用,“應當扣除而未扣除”,所以要納稅調減。
較大的數字和通過比較模糊的項目進行納稅調減,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于是要求對方提供該項目調整的明細,但對方財務人員卻以各種理由拒不提供,這反而加重了檢查人員的懷疑,經過多次政策宣傳,被查單位終于提供了“其他”項目調整的明細,經核對,檢查人員發現,11362408.12元調減有多項內容,其中絕大多數確實屬于“應當扣除而未扣除”,但混在其中的一筆431276.88元支出是“補繳個稅”,詢問財務人員,檢查人員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來,被查單位在進行產品推廣時,向個人客戶贈送禮品,未代扣個稅,后經審計發現了這一問題,在無法向客戶補扣個稅的情況下,決定由單位負擔,而根據相關規定,這部分稅款不允許稅前扣除,已經負擔了個稅,又不想在所得稅上“吃虧”,于是被查單位使將這筆稅款支出精心隱藏在“其他”項目中申報“扣除”,結局自然是補稅和被處以罰款。
2.案例二:以退為進,欲蓋彌彰
檢查人員在核對一家企業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看到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43行資產調整類項目“固定資產折舊”中,填列調增金額75000元,對應查看了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該表顯示,因折舊的稅會差異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75000元。主動申報納稅調整增加,但檢查人員憑直覺判斷,這個調整有問題。
原因很簡單,折舊納稅調整增加正好是整數不符合常理,因為考慮到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等因素,折舊的計算,即使按直線法,計算出的調整增加額正好是整數的概率也極低。當把這個問題向被查單位財務人員提出后,其不置可否,原來,該單位會計核算極不規范,負責固定資產管理的人員經常變動,新接手的財務人員在制作折舊計算表時,隨意找出了上個年度的一個舊表,直接按舊的數據計算出折舊金額并計入成本,可是其中兩臺大型設備已經提完折舊。
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財務人員發現了這一問題,但由于調整數額較大,被查單位不愿繳這么多的稅,就想了一個以退為進、“蒙混過關”的辦法,隨意填寫了一個整數進行申報,“欲蓋彌彰”的結局自然也是補稅和被處以罰款。
3.案例三:魚目混珠,暗度陳倉
檢查人員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供的交易信息,在對某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度限售股減持所得納稅申報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當年該企業減持了部分××股票,那么,該企業對這部分減持所得是如何進行稅務處理、如何在申報表上填寫的呢?從該企業當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上,檢查人員看到,報表17行“免稅收入”欄,填寫金額為54.3萬元,詢問財務人員并核對相關賬目、憑證后證明,該項收入實際為限售股減持、轉讓所得。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免稅收入有四類: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該企業把投資轉讓所得填入免稅收入,顯然是錯誤的,檢查人員按規定調增了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并進行了處罰。
四、結論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項目和內容較復雜,上述案例只是所得稅申報表檢查發現問題故事的“冰山一角”,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在目前納稅遵從度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情況下,心有“想法”的納稅人總是會在年度納稅申報表上發生“故事”,要么在金額上做文章,多計或少計;要么在項目上做文章,應稅當成免稅;要么在內容上做文章,假戲真唱。
目前,很多納稅人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是委托中介機構做的,如果發生了上述“故事”,其中很多可能是納稅人與中介機構的“合謀”。所以,檢查人員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檢查上絕不可掉以輕心,對申報表上任何一個數字都進行“有罪推定”是必要的,對申報表任何一個疑問都要較真是必須的,否則就會漏掉細節,使涉稅問題從手邊悄悄“溜走”。
檢查時還需要注意的是,核對不能局限于表上的數字及相互間鉤稽關系,務必要求納稅人提供年度申報表上每個數字的出處或依據,特別是《納稅調整明細表》中每一個數字的出處或依據,直到具體到每一個合同、每一個記賬憑證、每一張發票(即使是不正確的納稅申報,納稅人也是有明確出處和依據的,只是很多時候出于隱藏問題的原因不愿意提供罷了),如果做到了這一步,基本上申報表上可能存在的問題都會在檢查人員的檢視之下無處遁形。
在醫療行業中,醫藥管理系統軟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提高藥品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還能保障患者安全,同時符合法規要求。一個好用的醫藥管理系統軟件應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系統的界面應直觀易用,允許用戶無障礙地進行操作。 復雜的
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出現很多英文字母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比如說HC、HR等等,那么它們是哪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呢?具體的含義又是什么呢?
10月18日,在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期間,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源微”)與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蝶”)在遼寧沈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將基于金蝶云·星空,建設芯源微運營管控平臺,從而實現公司產研一體化、業財一體化,提升公司整體業務水平。?
近日,深圳市帝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邁)數字化升級項目上線匯報會在深圳圓滿召開。帝邁攜手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已有 1 個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回答 | 1年前
已有 1 個回答 | 1年前
財務報表的作用、重要性,經常會被人們提及,是的,它是重要的存在,對于企業的生存而言,也是起著一定的作用的。但是,財務報表雖有好處,也不見得毫無缺點,人們需要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財務報表常見于各個企業中,是企業的不可或缺。那么,大家知道到底什么是財務報表嗎?可能多數人還是不能夠描述得清。下面,我們就不妨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財務報表。
財務管理就是對資產購置、融通、經營中現金流量、利潤分配的管理。企業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工作。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財務管理中包括了就有制作財務報表和財務報表分析的工作。
企業對財務方面有很大的要求,因為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關注到財務,唯有財務才能夠展現出更好的方式,因此對于財務方面所需要注意到的內容有更多。而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也一定要注意。
一個公司的好壞都在于經營,想要經營的好就要注重方法,這才是現在的企業所關注到的內容,當然在企業的發展中也會涉及到財務報表,這個報表所包含到的內容有很多,所以企業對財務報表非常注重,從這個報表中也能夠反映出很多方面的問題,那么怎么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一個公司經營狀況呢?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快速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經營業態逐步多元化,商業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逐步變成了數字的競爭。為此,企業需要更好地利用數字技術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規范、高效、穩健的財務管理體系。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到市場環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應用也在環境變革中悄然拉開序幕;無論是新興行業或是傳統制造行業,企業都試圖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市場和企業的新商業文明革新,進而讓企業在數字化管理中破局而生。
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與內容是一個財務人員需要明白的。一份財務報表它的存在是有使命的。它的使命是根據這份財務報表最終要完成的任務決定的。如果一份財務報表所需要做的是向公司的領導匯報這一年公司的工作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給領導一個公司經營的真實情況的報表,那么企業的發展就是這份企業財務報表的重要使命。而如果這份財務報表是要給融資者看,那么企業的財務報表一定是能夠讓投資者看到企業未來的一個比較明朗的發展方向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