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步道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公司專注于機器視覺領域核心硬件產品-工業鏡頭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領先的光學設計、結構設計、電子設計、圖像處理、軟件算法等核心技術,是一家集自主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以及持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盡管我們的市場占有率現在位列國內市場首位,但只有20%的市占率,這也意味著還有80%的市場等待長步道去拼搏。”長步道董事長李四清表示,由于一直以來歐洲、日本的一線鏡頭廠商的品牌影響力已深入人心,且“受中美競爭加劇和產業加速轉移的國際背景與疫情持續影響的多重因素影響,導致許多企業面臨訂單減少、成本上升、收款延期等問題”,國產鏡頭的崛起之路難免面臨多重挑戰。
數字化是應對挑戰的利器,長步道總經理白振表示,“我們已經有幾個億的規模,必須要有數字化。”為此,從2021年起,長步道以實現價值鏈重構為目標,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希望3年內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將技術研發、生產過程、生產執行、財務業務管理等實現數字化,5年內把長步道集團建設成以商務智能化、制造智能化、運營智能化、決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商業、生產、運營、決策模式全面創新的“智能化企業”。
業務與財務不貫通
業務與財務結合度低,大部分財務憑證無法與業務單據緊密關聯;材料成本歸集以領料單為主,人工和制造費用歸集分配簡單粗放,成本核算精細化不足;管理層數據需求多,但由于供應鏈、生產制造數據多在線下運行,無法滿足管理層經營分析的需要;合并以手工匯總抵消為主,準確性依賴于財務人員。
供應鏈鏈條多斷點
庫存管理不直觀,不透明,資金占用高,存貨周轉率低;廣州、長沙子公司和本部供應商、客戶、倉庫等主數據不統一,采購合同、訂單與計劃數據脫節;公司內部產銷業務較多,但組織間結算主要依賴于財務總賬,內部轉移定價缺失。
生產管控過程粗放
銷售、委外、生產各環節業務割裂,計劃冗廢較多,業務不能有效為生產降本提供支撐;物料需求準確率低,生產過程中的計劃管理主要以線下控制為主,生產過程黑箱較嚴重;車間工序管理以手工統計匯報為主,單據缺乏有效過程控制,無法形成可追溯的質量管理程序。
數據流程不規范
主要業務場景和業務流程均在線下,可控性低和留痕缺失較普遍,不滿足內控合規要求;各部門各自為戰,信息孤島現象明顯,沒有完整的業務閉環管理,數據統計困難;工藝路線沒有系統管理,沒有形成固化的版本,執行隨意性大,變更時無法及時響應。
長步道數字化建設規劃藍圖
長步道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金蝶集團達成ERP項目戰略合作,開啟企業服務新篇章,加速長步道從傳統運營模式向數字化管理轉型,提升企業管理效益。此次長步道和金蝶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提升資源整合、構建財務運營管控平臺、搭建管理統一信息平臺等方向攜手共進。
核心業務場景及價值
1、規范統一,構造總部運營型數據模式
通過基礎數據設置,金蝶協助長步道構造了總部運營型數據模式:由湖南總部統一規劃基礎數據、財務政策、管理流程、業務政策等,統一分配至工廠,確保整體數據的規范性;工廠與工廠之間通過業務控制策略實現不同業務場景下相同的運營管理模式。規范統一的數據模式有利于構造整體和個體的業財一體化管控體系。
2、提升效率,啟用ATP檢查(訂單鎖庫)
銷售訂單鎖庫前,業務員沒有對訂單進行鎖庫操作,在做出庫操作時查詢有庫存,但實際發貨時卻會因庫存被其余訂單占用,造成無法出庫,造成計劃和交貨延誤。銷售訂單ATP檢查實施后,主要用于對訂單庫存的可用性分析,通過訂單鎖庫或庫存預留的方式,解決發貨時庫存占用問題。
“銷售員可以實時了解到當前倉庫中的產品,哪些已經被占用,哪些可以使用,銷售的訂單出貨效率大大提升,相比以前訂單一下達發貨時大家都要去搶庫存,管控效果非常明顯。”長步道內部員工因這項功能實施對工作效率的提升非常認可。
3、工序管理,生產全過程可視
“沒有上系統之前,我們的鏡片生產沒有工序、報工管理,全部是線下手工統計。生產線有多少庫存?半成品在哪個工序基本上沒人知道,生產可以說是做到哪里算哪里。”長步道生產部門員工在談及系統上線的效果時,對生產訂單全過程管理模式的應用這樣說道,“系統實施后,整個生產過程中,所有數據全部能在系統里面找到,都能串起來。每道工序有多少庫存、完工成品過程、數量都能看得見的。”
4、減少在制,利用生產齊套管理
利用星空的生產齊套檢查,可對生產/委外訂單一起進行齊套分析,能直觀了解訂單是否庫存齊套,如果庫存不齊套,是否預計入齊套?如果預計入齊套,什么時候齊套?如果不齊套是哪些料不齊套。
長步道的鏡頭產品一般涉及到30-50個物料,上系統之前,物料的齊套完全靠人工計算,時間長,準確率也不高,統計在跟的在制訂單數據冗余。使用生產模塊的物料齊套功能以后,可以實現快速的缺料分析和跟進進度,在制訂單量減少了80%。
5、分攤合理,成本核算實時準確
啟用成本核算模塊,通過系統歸集分配及計算,可準確核算成本對象的完工成本和在產成本,人工和制造費用分配根據工序公式/計件工時/計件數量等多種維度,滿足不同產品品類間的費用分攤合理性。
成本管理上線前,長步道材料歸集主要以領料單為主,但人工與制造費用分攤粗放,依賴于手工分攤分配,不能滿足業務管理需要。所有數據都取自于業務系統,確保成本核算精度滿足業務管理需求,且數據來源可追溯。
數據標準化
所有的流程審批都轉移到線上進行,對項目實現分類管理,實現邊設計邊生產,實現產研一體化。工藝路線梳理,更新系統導入2600+;核心業務流程梳理40+
供應鏈協同化
通過對物料、BOM進行統一管理保證生產過程中數據的一致性,保障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的準確性,對生產執行過程的訂單進行車間工序級管理保證生產過程有序進行。
生產規范化
以ERP訂單為核心,從CRM開始,到訂單成本預測,到研發,生產,發貨,開票,收款及實際成本核算,實現全鏈條管理,通過規范訂單全過程管理。整體運營效率提升30%
業財一體化
打通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實現業務驅動財務,財務反映業務,數據自動傳遞,無縫對接,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節約資金占用,庫存周轉率提升20%。
“憑證的錄入現在基本上都是自動設定好模板來生成,減少了人為出錯的機會,大大提高了準確性。更為重要的是,數字化培養了大家規范的內控思維,收入的確認和成本的歸集都要按照ERP設定好的審批流程和時間節點,提高了財務人員操作的規范性。”長步道財務負責人表示,“金蝶的ERP平臺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當初合作的初衷,基于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整體的梳理和穿透,以系統化的管理思維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從而達到了IPO上市的合規要求和精細化管理要求。”
1、鏈接客戶能力:十余年來,長步道專注于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領域,中高端光學鏡頭的研產銷銷售渠道覆蓋全球主要工業國家,是全球少有的工業鏡頭系列最多、規格最全的企業,標準與非標產品超1000種。除工業鏡頭產品外,公司還致力于光學定制、自動化檢測開發等業務。面對繁復的產銷業務場景,如何將產品及時、高質量地交付給客戶,是長步道致力于數字化建設的主要動力。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從創造到交付的全價值鏈管控平臺提升了長步道鏈接客戶的能力,通過系統建設,公司打通了產供銷鏈條,項目交付周期縮短了20%,有力地支撐了公司2022年同比增長了40%以上的銷售規模。
2、實現運營轉型:長步道打造了集供應鏈、生產、財務、成本等一體的先進、行業化、智能化、移動化、可擴展化的集中管控信息平臺,實現運營轉型升級。通過規范流程來加強內控,通過標準化推動管理模式快速復制;通過構建快速供應鏈體系,提升供應鏈效率;通過對生產過程的管控,實施成本跟蹤監控與分析,使得企業財務由傳統核算型向智能型轉型,成本月結時間由原來的5天縮短至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