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宗控股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17日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成立,并于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設有子公司及辦事機構,是一家集采購、運輸、倉儲、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2010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1733),年收入規模300億港幣,是國內少數擁有中蒙、中俄邊境口岸高效基礎建設的企業之一。焦煤進口量全國第一,占比超過30%。客戶呈國際化分布,覆蓋國內各大鋼廠,以及韓國、印度、土耳其等多個國家。率先在中蒙口岸推進“散改集”運輸,建立完善的智慧物流體系。成功地建立了完整的集采購、加工、物流、銷售等各環節的綜合產業鏈循環體系。
易大宗作為中國綜合性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商,不同于傳統物流專注于倉儲和配送,供應鏈管理涵蓋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配送到終端消費者整個物流環節,必須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統一。如此龐大的供應鏈體系、集團內部賬務體系以及復雜的組織結構,是易大宗一直面臨的難點,如何打造集團公司發展需要的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系統化、集成化、移動化的信息化系統成為易大宗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以預算驅動、管理體系架構為核心,支持集團運營管控,以科技賦能物流進行數字化轉型。構建煤炭行業縱向業務一體化,集團橫向業務一體化管控。通過對ERP系統全面升級,重新梳理供應鏈體系和業務流程,并借助系統實現高效運行。搭建起新的財務管理平臺,使財務處理標準化、集中化、信息化,有效提高財務處理效率,降低財務處理成本,使公司內部的管理和控制體系通過系統平臺加以落實和體現。
易大宗項目整體業務藍圖
易大宗項目的應用亮點
實現組織動態統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易大宗的管理模式為總部業務垂直管理,多個法人公司垂直管理。原先的審批流程錯綜復雜,并且架構的調整頻率較高,每次業務的調整對審批流程的調整都是巨大的工作流。在充分了解易大宗管理架構后,優化了組織架構和職位管理體系,業務審批由原來的3天左右的調整時間優化到0.5天。
實現智慧物流及智能計量
與易大宗客戶自己搭建的物流運輸平臺與無人值守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了我們無人值守與運輸物流和ERP業務財務一體化的無縫集成支撐易大宗業務運營管控;
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支撐管理、輔助決策
易大宗的管理方式是穿透法人公司,按照全集團利潤中心事業部的方式進行考核管理的,這就要求財務既要出具法人的報表,又得提供管理的報表便于公司進行管理和決策。比如,合并報表模板梳理出36個單體公司模板,從三大主表到各明細附表都有所涉及,各家公司及時上報報表,統一模板,這讓做全集團近百家公司的合并更加方便快捷。為了內部管理需要,開發出各事業部的利潤考核表,并且與預算做了對比,大大減少了手工匯總數據的工作量,做到了管理上的預算管控和管理上的利潤考核。
供應鏈運作達到最優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應鏈從采購開始,到滿足最終客戶
從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計量管理等方面實現縮短現金周轉時間;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實現盈利增長;提供可預測收入。
易大宗原有ERP系統于2010年上線,至本次升級前已經運行8年,由于8年間業務模式和管理架構發生很大變化,原有系統已經無法很好支撐現有業務發展和管理架構,具體表現為部分系統功能由于缺少維護無法正常使用,一些新的業務需求和原有功能改進需求因系統未及時進行功能改造而在線下不斷累積。因此迫切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ERP系統升級改進,并以升級系統為契機,重新梳理業務流程和管理規范,提升系統和業務的匹配度,助力企業平穩快速發展。
金蝶在易大宗ERP升級項目實現的階段,對ERP系統全面升級,重新梳理供應鏈體系和業務流程,并借助系統實現高效運行。搭建起新的財務管理平臺,使財務處理標準化、集中化、信息化,有效提高財務處理效率,降低財務處理成本,使公司內部的管理和控制體系通過系統平臺加以落實和體現。
建設了以ERP為核心的集團經營管理平臺
使公司內部的管理和控制體系通過系統平臺加以落實和體現;
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 支撐管理、輔助決策
有效收集和共享經營數據,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通過財務業務一體化提升企業的管控水平;
提升工作效率、規范業務流程
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升級和擴展實施,規范現有業務流程,從而增強內控,最大程度的幫助企業規避業務風險;
建立健全系統管理制度
通過信息化項目,建立和完善對應的制度,如:《集團財務建立會計科目使用規范手冊》,《集團財務建立結賬要求和具體制度》 為企業信息化長久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